|
在“颜值经济”与“健康中国”理念的深度影响下,中国洗护用品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新阶段。这一发展主要源于三大驱动力:首先是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,为消费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;其次是新生代消费者成为主力人群,他们更加注重个性化表达与生活品质;再者是社交媒体与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,加速了新品类与新概念的普及。在此背景下,消费者对洗护产品的需求已从基础清洁功能,全面升级为对成分安全、功效精准及情感体验的综合追求,推动防脱发、头皮护理等细分市场快速成长,并促使国货品牌通过精准把握本土消费需求实现市场突围。数据显示,中国洗护用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89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429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为8.9%。未来,随着消费升级持续深化、个性化需求日益凸显以及全渠道融合加速,中国洗护用品行业将在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的双重推动下,保持稳健增长态势。 相关上市企业:霸王集团(01338)、拉芳家化(603630)、珀莱雅(603605)、上海家化(600315)、云南白药(000538)、皇马科技(603181)、联泓新科(003022)、红棉股份(000523)、晨化股份(300610)、美思德(603041)等。 相关企业:广州阿道夫个人护理用品有限公司、广州环亚化妆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上海百雀羚日用化学有限公司、上海自然堂集团有限公司、好来化工(中山)有限公司等。 关键词:洗护用品行业发展历程、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及构成、洗护用品行业产业链、表面活性剂行业产销量、洗护用品行业市场规模、洗护用品行业竞争格局、洗护用品行业发展趋势 一、洗护用品行业概述 洗护用品是指用于清洁、保养和个人卫生的各种用品。洗护用品主要分为洗发护发用品、护肤用品、口腔护理用品和家庭洗护用品,其中,洗发护发用品主要包括洗发用品和护发用品;护肤用品主要包括面部护肤用品、手部护肤用品、身体护肤用品等;口腔护理用品主要包括牙膏、牙刷、漱口水、牙线等;家庭洗护用品主要包括肥(香)皂、合成洗涤剂等。 二、洗护用品行业发展历程 最初的初始清洁时代,国民收入水平低下,消费品市场有限,人们主要使用香皂、肥皂和洗发膏等原始产品清洁头发。70年代末进入洗护品萌生时代,中国诞生了第一瓶洗发水——蜂花洗发露,开始提倡洗护分离模式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,国际企业宝洁、联合利华在20世纪80-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并迅速占据龙头地位,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。当时市场上的洗护产品种类相对单一,功能也较为基础。进入21世纪,行业迈入综合性洗护时代,为迎合消费者需求,各大品牌从成分、功效各个角度推出能满足消费者多方面需求的综合性洗护产品。 三、洗护用品行业发展背景 近年来,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,消费者的购买力不断增强,对洗护用品的需求从基础清洁功能向更高层次的品质、功效和体验升级,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专业护发方案、天然成分和个性化配方支付溢价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17-2024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.6万元增长至4.13万元,年复合增长率为6.83%;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1.83万元增长至2.82万元,年复合增长率为6.37%。2025年上半年,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.18万元,同比增长5.3%;人均消费支出为1.43万元,同比增长5.2%。2025年上半年,居民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804元,同比增长9.0%,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.6%。在消费能力持续提升与需求多元化的双重驱动下,洗护用品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 四、洗护用品行业产业链 洗护用品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,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、助表面活性剂、保湿剂、乳化剂、增稠剂、精油、香精等。产业链中游为洗护用品的生产制造环节。产业链下游为销售渠道,主要包括线上平台、社区门店、商超等,终端为消费者。 表面活性剂是洗护用品的核心原料之一,主要用于实现清洁、发泡、乳化和柔顺等多种功能。在洗发水、沐浴露等产品中,表面活性剂通过其特有的亲水亲油结构,能够有效去除头发和皮肤上的油脂、污垢,同时产生丰富细腻的泡沫以提升使用体验。此外,它还通过调节产品的黏度和透明度来优化质感,并在护发素中起到抗静电、改善梳理性等作用。我国表面活性剂虽起步较晚,但在国家的支持及相关企业的努力下,我国表面活性剂产业快速发展,目前已然成为全球表面活性剂产销大国之一。随着近年来洗护用品等下游需求的刚性、平稳增长,推动我国表面活性剂行业可持续、稳步发展,产销规模也随之不断增加。数据显示,中国表面活性剂行业产量从2015年的214.8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507.64万吨,年复合增长率为10.03%;销量从2015年的220.6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469.14万吨,年复合增长率为8.75%。未来,随着表面活性剂产销量的持续增长,将为洗护用品行业提供稳定可靠的原料保障。 |